免费看无码大黄网站在线播放_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_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_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_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_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_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

教研部門如何推進中職教學診改
時間:2021-02-05 來源:《中國教育報》

由評估到診改是中職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重大轉變。按理來說,教學診改工作的主體在中職學校,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監(jiān)管,但由于種種原因,中職學校的教學診改工作進展緩慢,尤其是在經(jīng)濟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,這種情況更為普遍。按照教育部的統(tǒng)一部署,職業(yè)教育教研部門應如何發(fā)揮教學研究、指導與服務職能,有序推進中職學校教學診改,是擺在當下的重要課題。

中職整改現(xiàn)存問題問題面面觀

一是行政部門力度不夠。自教育部2015年5月提出建立職業(yè)院校教學工作診改制度后,2016年4月又頒發(fā)《關于做好中等職業(yè)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,建立和完善常態(tài)化、周期性的教學診改制度與運行機制。但從整體看,中職教學診改工作推進緩慢,有些地方行政部門推動工作缺乏力度,效果不佳。

二是教研部門引領無策。職業(yè)教育教研部門承擔著教學研究、指導與服務等職能,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參謀和助手。診改是系統(tǒng)工程,需要多方積極參與,由于普遍認為教學診改的主體是中職學校自身,是否有成效也取決于中職學校自身,一些教研部門參與方式局限于專項研究、專題講座等,并沒有實質性地引領中職學校有目的、有意識地嘗試有實踐價值的教學診改方式。

三是基層學校理解不透。盡管中職學校承擔教學診改的主體責任,但一些學校對教學診改工作理解不透,沒有真正履行診改職責,工作流于形式。比如,認識不夠,沒有領會診改的真正意圖,受慣性思維影響,仍把診改當迎評;積極性不高,特別是經(jīng)濟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,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,影響診改深入開展;參與范圍不廣,局限于某個或幾個部門,屬于狹義的教學診改,沒有落實國家的要求。

從課堂入手推進教學整改

首先,聚焦課堂教學。診改的落腳點在于提高中職學校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。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。教研部門推進中職教學診改,要領會診改工作實質,聚焦課堂教學,設計教研活動,以活動促診改。教研活動設計要堅持以校為本,以促進教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切入點,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參與,切實體驗教學診改的意義與價值。

其次,以問題為導向。在準備階段,要基于學校辦學愿景,建立課堂教學兩鏈。一是建立診改目標。學校按照教學診改工作思路,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和設計課堂教學診改問題。首先要確定年度相關專業(yè)(學科)的課堂教學診改目標(目標鏈),為各教研部(組)(以下簡稱教研組)建立本專業(yè)(學科)的課堂教學基本標準(標準鏈)提供依據(jù)。二是確定診改標準。教研組根據(jù)學校診改目標,進一步細化本教研組課堂教學的基本標準(標準鏈),并在學校的指導下進行建構。教研組層面的診改標準要在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可操作、可評價的課堂教學標準,既符合本組實際,又要適度超前。三是選擇診改問題。教研組結合本?;虮窘M已有的教科研成果,組建診改小組,細化為本組的診改目標(標準)。診改問題的表述可參考以下形式:中職學校A專業(yè)B教學模式診斷與改進(中觀模式)、中職學校A專業(yè)B課程C模式診斷與改進(微觀模式)、中職學校A課程有效教學模式診斷與改進(微觀模式)。

在實施階段,要聚焦課堂教學實踐,診改已有教科研成果。此階段分為模式再建構階段(再學模)、模式再實踐階段(再研模)、模式再定型階段(再固模)三個主要步驟。在模式再建構階段(再學模),診改小組進一步補充研究資料,對已有教科研成果再次進行理論上的研究與討論,研制課堂教學診改觀察工具,進一步完善模式的理論基礎、教學程序、教學評價方法等,進一步豐富模式的內涵。在模式再實踐階段(再研模),重點再次研究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與方法,體現(xiàn)學校及教研組的診改意圖,不斷回答“教師如何教才能使學生學得更好”。在模式再定型階段(再固模),重復上一階段的研究過程,最終確定模式的名稱、教學的程序、操作的要領、使用的范圍、評價的方法等。

在總結階段,要總結歸納診改結果,鞏固發(fā)展教研成果。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撰寫診改報告。診改背景包括簡要介紹診改問題和學校、教研組、診改小組的診改目標。診改過程包括已有教科研成果、診改小組成員、所選課例、所教專業(yè)及學生的基本情況,觀察表設計與開發(fā)的意圖及觀察點操作要領、診改基本過程。診改結果包括對已有研究成果的補充情況、診改組達成的共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,如模式的理論基礎、模式的培養(yǎng)目標、模式的教學程序、模式運用的技術要領、適用范圍、教學評價方法等。

再其次,診改程序要規(guī)范。課堂教學實踐診改環(huán)節(jié)的基本程序包括:一是課前準備。首先討論觀察工具。診改小組研制觀察工具,觀察點涉及知識、技能與態(tài)度三維目標。每位組員都要承擔觀察任務。其次執(zhí)教教師說課。執(zhí)教教師圍繞診改目標,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,其他組員結合自己的理解或觀察結果提出建議,執(zhí)教教師修改教學設計。課前說課重點圍繞診改目標進行闡述。二是課中觀察。診改小組成員按照分工進行課堂觀察,課后整理觀察結果,課后根據(jù)分工,撰寫診改觀察報告。三是課后議課。執(zhí)教教師先結合學習效果觀察結果,進行自我反思。主要向本組成員交流這節(jié)課我最滿意的地方是什么、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么、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改進有什么想法的方式進行反思,提出建議。然后組員按照觀察任務分工,報告自己的觀察結果,采取一個亮點、一個不足、一個建議的方式進行議課。最后由組長進行總結,并結合議課結果,對下次診改課的設計提出要求。這些建議始終指向診改問題本身,而不是具體的某個人或某節(jié)課。

推進課堂整改要注意的問題

第一,要明確活動目標。教研部門推進課堂教學診改的目的是探索“基于課堂、為了課堂、在課堂中”的校本課堂教學診改有效形式,以學校為主體,體現(xiàn)學校的主體作用,并依托教研組,聚焦課堂,重心下移,發(fā)動教師,廣泛參與,體現(xiàn)科研引領、研訓一體、教師互助發(fā)展。

第二,要做到周密安排。要按照教學診改工作的總體工作思路,以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突破口,總結已有教科研成果,分析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,全面統(tǒng)籌課堂教學診改方向,本著立足當下、適度超前的原則,認真組織開展診改實踐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及時指導。

第三,要發(fā)揮教研組作用。教研活動要依托教研組,抓住關鍵少數(shù)教師,倡導問題即課題、聽課即觀察、教學即研究、合作即發(fā)展、效果即成果,重在課堂教學診改過程的體驗與感悟,實現(xiàn)教師個體反思、同伴互助、專家引領有機結合,調動各方力量,為全面推進中職學校教學診改奠定基礎。

第四,以評價促進診改。教研活動評價包括學校、診改小組、參與教師三個方面。學校層面由教學副校長匯報交流本校課堂教學診改的基本情況、取得的成績、存在的問題、今后的打算。診改小組組長匯報本組診改成果,并回答專家提問。參評教師對最后的一次課進行課后說課,并回答專家提問。(李玉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