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明節(jié)即將來臨之際,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,大力傳承紅色基因,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,嘉興市建筑工業(yè)學校組織22級全體學生及部分黨員教師共計680余人徒步前往嘉興革命烈士陵園,開展“豐碑寄哀思,陵園緬忠烈”主題祭掃活動。校長李志文、副校長龔磊、副校長劉葉海、紀委書記陳衛(wèi)明帶隊參加了本次活動。通過莊嚴的儀式與豐富的教育形式,引導師生銘記歷史、砥礪前行。
出征明志,信仰之行啟程
4月3日清晨,學校操場上一場簡單卻又不失隆重的出征儀式拉開了帷幕。師生們精神抖擻,整齊列隊。校團委負責人張曉紅主持出征儀式,副校長劉葉海就本次徒步祭掃活動進行安全和紀律的強調(diào),校長李志文為此次活動授旗,在校旗和團旗的引領下徒步前往英雄園。師生們沿著塘匯路、東方路、紡工路、濱河路、南溪西路前行,全程 6 公里的路程,師生們一步一個腳印,以腳步丈量著對革命信仰的執(zhí)著,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對先烈的無限崇敬。
儀式肅穆,哀思深切寄英烈
在英雄園紀念碑前,師生們迅速整齊列隊。莊嚴時刻來臨,全體師生奏唱國歌,鏗鏘旋律回蕩陵園;歌聲漸歇,全體人員集體默哀一分鐘,以無聲的敬意追思英魂。默哀結(jié)束,學生代表邁著沉穩(wěn)的步伐,緩緩上前敬獻花籃,22造價大專2班李潔同步隨后發(fā)表感言,她言辭懇切地說道:“革命先烈的精神,宛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,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。我們必將以先烈為榜樣,苦練技能,努力爭做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‘四有’好青年。”
緊接著,校長李志文發(fā)表講話。他從徒步過程的堅持、緬懷先烈的意義以及青年肩負的責任三個方面,著重強調(diào)了青年作為國家未來與民族希望的重要地位。他指出,我們應當時常重溫革命歷史,深切緬懷革命先烈,積極踐行時代賦予的使命,不斷磨礪自身品格,為國家與民族的發(fā)展貢獻青春力量。
賡續(xù)血脈,紅色精神永傳承
在重溫入黨誓詞的環(huán)節(jié),黨員教師們整齊列隊,面向鮮紅的黨旗,莊嚴地舉起右手,鄭重宣誓。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言,叩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,彰顯著黨員教師們對黨忠誠、為黨育人的堅定決心。?
隨后,22施工大專1班高一程、劉舒艷同學帶來了飽含深情的詩朗誦《清明雨,長念存》,生動詮釋了信仰的強大力量,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與無限追思。?
儀式結(jié)束后,師生們有序地瞻仰烈士墓碑,在墓碑前深深鞠躬,致以最誠摯的敬意,依次向烈士墓碑獻花。一朵朵白菊花,承載著師生們對先烈的敬仰與追思,也象征著紅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中不斷傳承與延續(xù)。
此次活動創(chuàng)新地將思政課堂移至紅色教育基地,通過這種沉浸式的教育方式,讓師生們深刻體悟到“山河無恙,英烈不朽”的深刻內(nèi)涵。參與活動的學生們紛紛表示,此次祭掃活動給自己帶來了極大觸動,今后必將以實際行動傳承先烈精神,在技能成才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。(黃利婷)